可视化分析 中国高校历史沿革
我国现代高校的历史起源于清末的「洋务运动」和后来的「维新运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大批高等院校成立。在 20 世纪上叶伴随以抗日战争为核心的历史事件发生了相对集中的迁址、改建等事件。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代初期,大批原有综合性大学内的院系拆分,重组成为新的高校。1990 年代起,高校频繁发生合并、重组等架构变化,而近年来又有大量院校在各地设立分校。以可视化的方式,我们期望展现中国高校的建校、改名、迁址、合并等历史轨迹,描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蓝图嬗变。
项目的数据范围为截至 2022 年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共 146 所。对于这些高校,我们考虑了 11 类事件,包括建校、改建、更名、院校合并、院系迁出、院系嵌入、建立分校、建立校区、迁址、复校、撤销等。
我们为各个事件指定了标准的语法格式,并以时间顺序从高校官网、百科网站和相关新闻报道中整理这些高校自 1895 年起的重要历史事件。基于整理的数据,我们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出重要的迁入迁出方向关系和实体名字、地址的变更,修正人工整理的纰漏,构建出机器可读的用于可视化设计的数据源。
首先映入用户眼帘的是一个外对齐的圆环。作为高校历史的概览,每一个扇形条带为一个高校,其长度代表了高校的建校时长,越长的条带表示越长的历史,和时间轴对齐。其颜色与高校的类型(综合类、理工类、师范 / 语言类、农林类、财经 / 政法类、军事类、医药类、民族 / 艺术 / 体育类)相对应。根据用户的需求,院校可以按照类型、主管部门或建校日期等准则排序。鼠标悬浮时,中心会展示高校的 Logo、建校事件、主管部门、当前校址等信息。其中,高校主管部门的类型信息也编码在了圆环外侧、名字内侧的符号中,详见左下角的图例。
系统右侧的若干柱状图统计了数据范围内所有高校的事件发生次数与时间的关系。如果鼠标悬停在某个高校上,这里展示的事件趋势会变成该高校的趋势。对应的,圆环中高校条带上的白色标记也指示了事件的发生,用户可以通过它们的分布来获得事件发生时间上的大体情况。
在事件图表上滑动鼠标导航,红色标记会作为参照标尺同时展示在圆环与条形图中,提供给用户精准的时间定位。
在圆环中点击高校,进入高校的历史详情界面。以河流为背景,我们在时间轴上用不同的符号标记了不同的事件。鼠标悬停在不同符号上时,右下角会展示事件的时间与详情。对于院校或院系的合并与拆分,我们用半透明的圆圈表示高校自己,小的圆圈表示迁入 / 迁出的单位(高校或院系。透明圆圈内部的圆圈个数代表了迁入的单位个数,圆环外部的个数亦然。例如下图 1950 年的标记(矩形框内)表示了复旦大学在 1950 年发生的一系列院系迁出事件。
对应地,下图1927年的中若干个实心圆圈及下侧的更名标记(矩形框内)表示了南京大学于当年合并了包括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等 9 所公学,同时在南京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事件。
下图展示了北京大学的历史详情。借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大学发展历程中的若干历史事件。
1898 年,北京大学创办,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于 1912 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27 年,奉系军阀攫取后,宣布取消北大,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共同成立了京师大学校。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北大改为中华大学,随后复改为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随后,国民政府于 1929 年恢复国立北京大学。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令由北京市迁往湖南省长沙市,国立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中的部分院系、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合并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次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长沙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 年抗战胜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宣告结束,由昆明市迁往北京市,北京大学复校。
1952 年,北京大学发生大规模院系重组,吸纳了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部分学科,燕京大学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部分学科。而北京大学的农学院部分被划入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部分被划入了清华大学,医学院部分成为了北京医学院,地质学系部分划入北京地质学院,法律学系部分划入北京政法学院。2000 年,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
从右侧的事件统计视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院校的更名、迁址与合并事件的频率趋势。
院校更名事件的两次高峰期分别在 1928 年与 1950 年。中华民国政府于 1928 年将所管辖范围内的大学名称统一加上「国立」前缀,而 1950 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所有大学(包括私立和教会)大都收归国有,在名称上取消了前面的「国立」二字。
院校迁址则主要集中在 1937 年与 1946 年。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平、津、宁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为延续和保存教育文化命脉,采取了战时教育措施,将一批大学西迁到了内地。球速体育welcome1945 年 8 月 15 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大量内迁西南的东部高校于 1946 年陆续回到自己的故园。而它们西迁的旧址大多发展成了独立的高校,包括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1952 年与 2000 年是院校合并与重组的高峰期。1952 年 6 月至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中华民国时期效仿英式、美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21 世纪伊始,为促进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逐步改变高等学校「条块分割」办学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全国高校形成了由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省级政府为主的办学管理形式,构建了条块结合的新体制框架,由此催生了若干院校的合并与重组。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历经百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科学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今天的高等教育系统,离不开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定位而进行的大量重组、合并、拆分等资源合理化分配的操作。项目在这里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持蠡测海,却已能一窥高等教育发展的风起水涌。我们相信,中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更加值得我们期待。
项目时间有限,难免存在数据与设计上的疏漏,希望能与各位读者交流学习宝贵意见,也期待相关领域专家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项目代码与数据已开源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陶哲轩用大模型辅助解决数学问题:生成代码、编辑LaTeX公式都很好用
栏 目:正则表达式
下一篇:晋城市中心支局大力推进涉外企业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应用
本文标题:可视化分析 中国高校历史沿革
本文地址:http://aihaoedu.com/wangluobiancheng/1279.html